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心灵驿站>>正文
 
  
 
自律就是超我和本我之间的一个协议
2013-05-17 13:14  

自律就是超我和本我之间的一个协议

心理引言:自律是从心理和行动上对个人行动的一种约束和控制。人的本我总是偷懒、松散、贪图快乐的,而自律就像是超我和本我之间的一个协议,以一定的方式对本我快乐和欲望的一个控制。   ——心灵咖啡网

 

心灵咖啡采访洄澜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分析专家胡老师,他认为自律是从心理和行动上对个人行动的一种约束和控制。人的本我总是偷懒、松散、贪图快乐的,而自律就像是超我和本我之间的一个协议,以一定的方式对本我快乐和欲望的一个控制。而对于个人而言,真正的自律其实并不是一种约束,而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创造的自由。

机构简介: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主要以心理咨询,企业培训为主营。

专家简介:胡淼淼

主治医师、资深心理咨询督导师、反向情绪疗法(RET)创始人、洄澜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特级授课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EAP总监

心灵咖啡:您认为人为何需要自律?

胡老师:近来《意志力》、《自控力》、《拖延心理学》等书销售火爆。可见现代人对自我控制力的一个不自信和对自律的需求。自律是人通过对自己情绪和思维的控制,来达到主动行动的能力。特别是在你设定好一个目标之后,自律能够让你用一种最自然最好的方式去达成。

心灵咖啡:当我们无法自律时,我们可能是发生了什么心理障碍?

胡老师:其实心理障碍并没有离我们的生活那么近,而现在热衷于讨论的拖延症是这么一种人。他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现在的状态和完成目标后的美好设想之间的差距上,直接面对这自我和超我的斗争。因此在完成最终目标之前焦虑指数很高。而只要打破这一思维僵局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可以好好享受忙中偷闲的状态,又或者把最终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完成一个就能带来成就感,也顺利地把注意力转移开来。
如果拆解了之后依然无法付诸于行动,那就尝试问问自己:

1、我为什么要一定要达成最后的目标;

2、除了这个最终的目标我还有哪些可以做的;

3、为什么一定是现在就必须去做。这样的思考一方面转移了注意力,一方面也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件事情对自我的重要性。

到底要不要起床跑步呢?到底要不要看书呢?到底要不要睡觉呢?几乎每一分钟,我们的脑海里都有至少2个小人在打架。我们能怎么办?说实在的,我们真的能控制自己吗?

详情猛戳》》》自律:听从你心中的那一匹狼

心灵咖啡:自律如何培养?

胡老师:就像脑子里自控力的肌肉一样,像锻炼一块肌肉一样来锻炼自律应该是最好的比喻了。一个人不可能前20年天天睡到10点钟,因为要提升自己的自律能力,开始每天都6点起床学习。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坚持不了一周。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先把时间提前10-20分钟,把10点起床到6点起床划分成多个可实现可坚持的小目标。并在完成过程中奖励和强化自己。

又或者是想运动瘦身的人,如果突然让她每周锻炼五次,每次坚持2小时。相信开始的一周效果可能好,但是下一周可能就会无法坚持。所以就像锻炼肌肉一样,先从每天十分钟的锻炼开始。当你的自律能力足够高,你就可以对自己的要求有一次提高。

心灵咖啡:成年人还可以纠正自己吗?

胡老师: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自律是许多自我能力发展工具中的一种。当然,它不是万能药;不过,自律能解决很多重要的问题。自律能让你戒瘾,能让你想减多少体重就减多少,它能根除拖沓、无规律、无知的毛病。君不见,在同学、同事、情侣,乃至夫妻关系中,它如影随形?

详情猛戳》

心灵咖啡:要么监控,要么信任对方能够自律,这两种态度会有怎样不同的效果?

胡老师: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做自律外包,即实现目标过程中想到别人会帮忙,进取心减弱,做事拖沓。不自觉地依赖别人推动自己实现目标,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在帮助另一方自律的时候要注意的是方式方法,多采用默默支持而不是指手划脚。例如,妻子打扫卫生,让丈夫专心工作;父母准备饮食,让孩子专注学习。也会对相互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

自律的最高层次是慎独。慎独的前提是坚定的内心信念和良知,是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为约束力。然而,中国式过马路,无信仰民族,这些指向中国人的名词,让我们知道自律在中国社会中是稀缺的美德。中国人,到底有没有道德自律?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大庆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webmaster@dqs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