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留意到,很多挂靠在心理工作室的优秀心理咨询师的个案量是不足的,因此呢,他们要么选择兼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要么就得挖空心思地想些别的出路。记得就有这样的心理咨询师问我:如今远程咨询似乎颇受欢迎,若走远程咨询的门路岂不是好?说实话,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呢,我们采访了远程咨询名家恳谈李老师,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
恳谈李简介
恳谈李,原名李加波,现为中国心理咨询网督导级心理咨询师。他从1996年至2002年开设恳谈李义务心理热线,坚持了为期六年的公益心理咨询,无偿地帮助不少心理病患恢复心理健康。期间,他成为《心理医生》杂志作者,发表十数篇心理科普文章。
他擅长情感婚姻咨询,长期致力于探索网络心理咨询的道路,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较高操作性的网络咨询模式。在远程咨询中,“恳谈李”已经是一个初步被认可的咨询师品牌。
心=心灵咖啡网;李=恳谈李老师
在心理咨询中打拼,一身泥,半身汗!
由于远程咨询一直以来在咨询业界并不是主流,也不是能够得到许多同行的理解与重视的,不夸张地说,它是相对孤单的、无助的、冷清的。恳谈李老师就亲见,前前后后,有一些咨询师曾尝试过坚持做一段时间的网络平台的咨询,可因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而作罢,退出这一探索中、也是发展中的队列。那,困难究竟在哪里呢?
心:有了解到,你从1996年至2002年开设恳谈李义务心理热线,此后转向网络心理咨询至今,算来已有十余年。想问的是,你是如何想到要走网络咨询这条路,一开始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李:在1996年开热线时,我已病退在家。那时,只希望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为家乡精神文明建设发点余光余热。后来转向专业化的咨询发展,则更多地出于生活考虑。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已势所必然,我深知将来医药费自我负担的部分一定不可小瞧,我仅有一点病退工资,肯定难以保障我的医疗和基本生存需要了。这就使我渐渐下决心把原来的定位调整到尽力促成它的职业化发展的方向上。
当然,还有生活背景里的一些因素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去了。包括,我注意到我的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深受心理学知识匮乏之苦,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极大的玩笑,使他倍受挫折;此外,我自己的婚姻,在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非常受限的前提下,几多磨难后终致失败等等。
心:心理咨询从线下走到线上,就你的观察和经验来说,它们各自的优势在哪里?具体到实务操作中,它们各自的困难又在哪里?
李:“从线下走到线上”,这一描述,似乎与我的实际经历并不相符。我一开始就是电话热线,后转向书信、邮件等方式做“咨询”,最后转向地面的和计算机网络平台的远程咨询。地面(线下)的咨询,其实一直也没有完全放弃掉;而计算机平台上的咨询,也从QQ、BBS(电子公告版-论坛)的文字即时-错时互动,转向语音、视频的即时互动。这些形式上的变化,也日益使得远程的咨询,和地面的咨询变得越来越相近。
面询与远程的咨询二者皆有其特点,优劣参半。我并不觉得这一个就一定比另一个好。优势评断,需根据求询者自身的现实条件来衡量。比如,出门和咨询师会谈的代价过高者,周遭难以找到地面咨询师资源的那些心理咨询需求者,可能会倾向于寻求远程的资源来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
一般地,地面咨询的好处在于,它的非语言信息(它们时常涉及个体的情感及其交流)要相对丰富,因而为临床的观察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不过,这一优势,在远程咨询发展到了视频互动的时代,已不再那么突显了。
当下的远程咨询采取的视频平台方式,衍生出了另一个优势,那就是在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就咨询过程进行直接的录像,有助于相关的资料保存(以便日后再加利用,如咨询师方面可用于督导、来访者方面可用于咨询历程回顾并加深对咨询的体验和认知)。
心:就线上咨询和线下咨询这两种咨询方式,你认为未来的趋势是怎样的?
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或许越来越多的用户会觉得远程的咨询具有它明显的便利性,而乐于选择它。
远程咨询的另一明显好处是,资源选择的范围,要远远大于地面的咨询。毕竟,对许多中小城市乃至广大乡村的准客户而言,就近找到面对面(face-to-face)心理服务的专业资源并非易事。而远程咨询,意味着这样的资源可以拓展到全国乃至全球的范围(自然,后者更需要一些跨越文化壁垒,包括语言障碍的先决条件来保证)。
十年前,网上商城仍是令人感觉很不安全的交易平台,如今却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逆转地引导着买卖行为市场潮流。同样地,远程的心理咨询,在不久的将来,当社会越来越有能力提供足够的信用保障时,心理服务的买卖双方,也会不约而同地形成某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迎来它的辉煌时代。
心:记得有心理老师曾对我讲,她在网络咨询中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很多很好的心理疗法和技术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譬如催眠、意象以及一些行为疗法等等,不知你如何看待网络咨询中遇到的这个问题?
李:有些疗法受到远程咨询平台的限制,是其难以克服的缺点。不过,你所举的实例,催眠与意象,恐怕在面询中也是有相应的限制的。我也曾遭遇到类似的困难。不过,有部分“疗法”,是能够在稍加改进的基础上加以应用的。如,自由联想,作为一种技术,错时的文字化或录音化的自由联想,也还是可用的。再如,家谱图,在网络平台上的运用,也不是那么困难的。行为疗法,并未规定治疗师一定要在场。在远程咨询中,运用咨询后作业的方式,也可落实行为治疗。远程的疗法中,涉及部分十分方便的心理教育。海量的心理知识、理论信息,可通过直接的文本传送方式促成来访者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心理咨询中的核心流派与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人本疗法、认知治疗、精神分析(包含现代的客体关系疗法、有后现代意味的主体间疗法等),在两种方式——面询与远程咨询之间的差异并不是那么显著的。这就决定了二者的切换,具有相当高的自由度。
在我的具体操作中,居住地离我不远的一些来访者,我通常会鼓励他们起始的几次咨询,最好还是面对面的。而后续的,尤其是长程的咨询,则可以考虑转向远程方式,——那样的混合设计,可以优化整体的咨询设置,促成性价比的提升。在一些极度需要情感支持的个案中,受到网络平台的限制,可能效果会打一些折扣。在这一特殊情况下,可转介给来访者就近的适宜咨询师。
心:我们有留意到,很多挂靠在心理工作室的优秀心理咨询师的个案量是不足的,或许他们也有考虑借由网络平台从事网络咨询的工作,对于这批人,不知你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到他们?
李:要从事远程的心理咨询,需要咨询师的自我发展具有一些特定的技能、素质条件来配合,才有更好的胜算。譬如,计算机操作技能;文字敏感性和表达能力;相应的专业能力宣传(展示)平台;资质证明和私密性(安全)保障;长期致力于网络平台的经营而不被畏难情绪所阻碍,出现退缩反应;相当的灵活性。
具体到,如何在BBS论坛平台上找个案,这对许多咨询师来说,并非易事,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支持,才能找到相应的“窍门”。有志于从事远程心理咨询的咨询师们,可以就相关问题找我交流,我愿意与各位一无保留地分享有限的个人经验,谋求亲密合作、共同发展。
心:你的个人资料里有写:“在心理咨询中打拼,一身泥,半身汗”。在这,你能和心灵咖啡网的用户分享一下这多年打拼下来,你的辛酸和收获吗?
李:由于远程咨询一直以来在咨询业界并不是主流,也不是能够得到许多同行的理解与重视的,不夸张地说,它是相对孤单的、无助的、冷清的。前前后后,有一些咨询师曾尝试过坚持做一段时间的网络平台的咨询,可因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总不免于意志力受到投入/产出之间的一时不平衡的严峻挑战而作罢,退出这一探索中、也是发展中的队列。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孤独感很深,这样的背景下还要坚持不懈,可想而知,是一种怎样的情境。
网络平台上的咨询,需要找到需求的人群,开拓市场。这一点,往往极具挑战性。对新手咨询师来说,挑战性就更高了。电子布告栏中有不少匿名的潜在来访者,他们发起一些心理问题,然后就离开了论坛,静候着“专家”回答。这里的互动性会比较差。而且,一开始总是不关费用的某种试探性的提问和回应。这时,咨询师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来跟进处理。而潜在的客户未必马上现身,也在主观上不是那么重视。你的回应如果不是那么得力(专业性)、生动(吸引眼球),人家很可能就此潜水而不浮现,不了了之了。你跟进回复的帖子,也许坚持了半月十天的,也积累了不少的互动信息,而当你提及需要建立专业的咨询关系,导向付费的心理服务时,潜在的客户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可能就不再和你交流,销声匿迹蒸发了。你每聚焦一个潜在客户,投入相当大,却发现成功地导向一对一咨询的现实仍是遥遥无望。这对你来说,不啻为严重的挫败。每跟进十个可能的在线个案,你或许只有拉到一个真正咨客的概率,你还会持之以恒吗?
那是特别困难的时期。然而,一旦在你投注长期的努力,赢得了一定的信誉,甚至建立了品牌,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了。那时,你少许的关注与跟进,就可能足够引起潜在用户的注意,促成他们与你签约了。甚至,你可能再不必那么辛苦关注,而只须静候他们来找你,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咨询关系就好了。
以上只是从单个咨询师方面谈的远程咨询中的难点。如果从网站方面谈,涉及的事情,具有的挑战性就更高了。它关系到咨询的安全性、财务、咨询室的设置与管理等等,在此就不再展开了。
以“擅长领域”划分专家,是危险的?
无论是专注于远程咨询的心理师,还是致力于线下服务的从业者,在心理咨询临床上,我们常见到、也习惯他们以所谓的“擅长领域”来划定。不过在恳谈李老师看来,这是十分不合理,甚至是十分危险的。只因,心理往往是一不可机械分割的整体,更宜于以整体(系统)论视角加以审视、考察、研究。
心:有在网络上看到你带领的“亚隆式异质团体”招募简章,想问的是,这样的团体能为成员带来些什么呢?
李:亚隆异质团体,是以亚隆模式建立起来的。亚隆的团体治疗模式,是以其人本乃至存在心理哲学为基础的、重在发展团体成员的社会知觉和反应能力的某种特定心理治疗组织。
亚隆团体的疗效,从几个大的方面说,涉及:相互间的信念-希望-信息的传递与支持及分享、社交心态-技巧-能力的改善、情境识别能力-共情理解能力的发展、人类同一性和存在意识的增强、矫正性的情感体验(心理障碍的消解)、人际风格的发展等领域,最终促成个体心理障碍的脱离与自我的健康成长。
心:关于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除了教科书上说的,很多心理学者都有自己的界定。不知你对“心理健康”又是如何界定的?
李:我最近尝试收集了自己的几条有关“心理自由”微博,从中可见我对“健康”的某种特定理解。当然,从不同的维度来理解会有不同的有关健康的界定。比如,从自体统整性好坏、自我(防御)意识域的宽窄、人际关系安全策略灵活综合运用能力大小、个体分化充分与否、个体系统和谐差异、直觉发展水平高低等多种角度,都可以有不同的描述。
1.进入自我感受到其威胁的体验(如悲伤),往往意味着叠加一些负性评价(我怎能如此脆弱)到体验上了。这时便陷于(嵌入)体验(被主宰或淹没的感觉)中。意识到体验能被容忍和可调节,与之保持距离——既能进也能出(内观),非评判地与之共处(接纳),并尝试理解它(心智化),心理自由才得以保障。
2. 心理学主张的“内在自由”,我理解成这么一种挥洒相对自如的自我功能状态——敏锐地观察和丰富地体验内、外部刺激,深思熟虑或直觉快捷地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开放性反应,以此赢得自我胜任感和坦荡感。其核心意义在于,面对刺激反应系统中不确定性,自信于做好了随时变招的心理准备,免于过高的焦虑。
3.霍妮从理论上把人际安全策略概括得很棒:“趋近人”、“反对人”和“逃离人”三足鼎立。健康人格,相当灵活、变通,因时因地因境而相对随意地切换,不受内部心理自由缺失损害地运用三策略,以便保持自我平衡;反之亦然。实际生活中的个体言行(反应),通常是混合型的,难以清晰地分辨出策略的界线。
4.行为失控多因控制的过度,而非控制缺乏。绝对化高强自我控制,自设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禁区,致使心理自由受损。这样那样的束缚与限制,时常的高警觉,疲惫着神经系统,过犹不及地伤及注意力、思维力和意志力。在特定情况中自我系统超载:或被诱惑,或被抵制不住的欲望驱使,或被疲惫所袭击,失控毕现。
5.你害怕、嫉妒、担心被爱侣小瞧和抛弃。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如一定程度的自卑与自私一样。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会以否认、拒绝、逃避、掩饰等防御方式来应对呢,还是会以面对、诚实、敞开、分享等非防御的方式呢?这才决定了你是否有足够的心理自由,以及是否能够在亲密关系中站稳脚跟。
6.不管是经历着什么,或者经历过什么,或者即将经历什么,你真正需要的,只是拥有一种穿越或超越的能力:你既可以拿得起,也能够放得下。随时拿起,随时放下。这就是你的心理自由。
7.个体分化,是指一个人渐渐脱离对人际关系的依赖,趋于独立的过程。个体分化充分,意味着个人拥有了最高水平的相对于关系(以及关系对象)的心理-行为自由,既不害怕亲密,也不为亲密所束缚。这既可看作心理健康的核心,也可视为成熟的基础;后者比之于前者的优势在于,其独立性好之外,亲和力还更高。
8.“心理不设防”,并不意味着“健康”。而“严防死守”“固若金汤”也一样。真正的心理健康,在防御这个维度上,意味着最大限度地了解自身的防御策略,识别并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适宜的攻防对策,既不机械地一贯地被动防御,也不盲目地放弃防御,而表现出自由选择为基础的灵活适应性。
心:心理治疗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相比回避、麻痹等方法,搞明白一个痛苦是怎么回事,能帮助人获得控制感,减少痛苦程度,并使改变成为可能。那么我们能否通过搞明白“成功”是怎么回事,来帮助我们减少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的痛苦?那在你看来,所谓的“成功”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心理治疗的一部分价值依托于“领悟”,即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管是痛苦还是成功,的确要搞明白怎么回事。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其它价值的基础。可我以为心理治疗决不应停留于此。意思是,不仅要弄清楚怎么回事(what’s it,why does it work),还应弄清楚怎么做(how to change it)才能有助于问题解决(减少痛苦、抵达成功)。实践上治疗师还应(可)陪伴在侧,协助来访者达成目标。
成功,可以简略地说成是目标达成。至于目标如何,因个体差异,文化差异,会有极大不同的赋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媚俗的成功学基础上的“成功”,在临床上时常是很有危害的,它危及不少人的情感与意志,制造了大量的精神问题。举例来说,“成功”对于马克思和对于他的夫人燕妮,意义是迥然不同的。又如,不同文化对于“合作”与“竞争”的赋义不同,在这样不同文化中的人,对于文化的认同也有差异,他们的成功观念也有重大分歧。有些儒商,并不完全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关的“财富”,而更有人文情怀,相比于奸商,对成功的看法可谓天壤之别。
自我实现者的成功,就在于自我实现,即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与社会价值。
心:把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对立起来的说法不绝于耳。类似的观点尚有把人本和认知、认知和精分、甚至人本和行为对立起来。有学者说,这种对立和临床实际其实是相去甚远的。那问题是,为什么还会有这样学派间的对立呢?这样对立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增加心理专家身份的可识别性吗?
李:我觉得,人本是一种心态描述,更胜于方法论描述。人本态度,是一路到底的咨询师的职业操守。这根本上是不容置疑的。至于方法论的人本疗法,则是基于一些与人性善假设有关的心理理论框架下的临床操作系统。它有其优长之处,同时也有其局限。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背后都有其自身的一套基本假设。因为这一套的假设与理论流派的创始者的背景经历密切相关,所对应的理论学派也必然带有创立学说者的个性特点烙印,与之脱不了干系。心理学流派的纷纭复杂,莫衷一是,一方面反映了心理世界本身的扑朔迷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知发展具有过程性。不可想象地,面对如此繁难的心理世界,从心理学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能被人们精确地加以认识,更何况还要以语言文字的方式来如实地描述呢。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心理学流派,可见当时的先进性与后来的不适应性并存,某种程度地需要被怀疑批判、被超越。心理学史必然地是学派更替史,新兴的覆盖过时的,毫不奇怪。人类认知发展又有连续性,要求新的发展要么以探索-发现,要么以继承-创新为基础。因此,学派间既有独立性,也有交叠性。在独立性上,我宁可看作是瞎子摸象的相互补充的性质,而不看作非此即彼的对立。晚近几十年,各学派的交叉感染,相互渗透,衍生出了大量的边缘性的综合性的学说,日益辩证、整合乃至融合。这方面,如果对比现代医学的那种分门别类的“科室”设置,心理学似乎更有发展优势呢。
“专家”,在心理咨询临床上,如以这一咨询师的所谓“擅长领域”来划定,会是十分不合理,甚至是危险的。事实上,心理往往是一不可机械分割的整体,更宜于以整体(系统)论视角加以审视、考察、研究。从系统工程的立场来从事的心理咨询,其不同开阔程度的视野时常决定了临床的咨询成效。不可设想,只是孤立地考虑“个体”就足以完整地刻画其心理。在个体之外,还应加上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这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样,也就是为什么如今“人际关系维度”的思维、理论甚至疗法,越来越成为心理咨询界的某种主流发展趋势,大行其道。
更为拓展的视野中,还应考虑人际关系所在的“场”,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在什么背景下。它势必关涉人类家庭、组织、社区乃至社会及其文化现象。把这二者一并纳入心理学的范畴,使得心理咨询学不仅须研究来访者,研究咨询师,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互动过程,甚至也还要包括充分利用神经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差异)比较学、现代及后现代哲学等成果,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日益趋向统一、丰富。
心:记得你有提到,“在学派观点的分歧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在参与并影响到咨询关系的构成。这就是咨询师的咨询风格。”想问的是,在你的观察下,大致有几类咨询风格,不同的咨询风格又是如何影响到咨询关系的构成?你自己的咨询风格又是怎样?
李:咨询风格,自然与咨询师的个性直接相关。分类起来有些框架,但难以用这类(简化的)框架,包容所有的咨询风格。
荣格对性格的研究,使得人的性格大体上可以分成八类,分别是内向四型(内向思维型、内向直觉型、内向情感型、内向感觉型),以及相对应的外向四型。在我看来,感觉型和思维型更侧重理性;而情感型与直觉型更侧重情感。在这样的分类中,仍然无法囊括现实中咨询师个性的复杂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不同的情境,对个性也有相当影响力。咨询师的个性中,其灵活性如何,也超出了这里的类型说。
较理想的咨询师性格,应该是整合的,即,一方面具有相当好的探索、观察、分析、反思功能,另一方面又具有很不错的亲和力、宽容心、情感流动性、敏感、仁慈、人文精神素养。这些要求,反映了心理咨询本身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合二为一。
我的咨询风格,更多优势在于分析理性,反思性。相对地,情感上的敏感、镜映、共情,要差一些。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发展稍稍滞后。
作为咨询关系建构的一方,咨询师的个性,自然参与到咨询关系中去,影响咨询的走向、来访者的感受,甚至局限咨询师的临床能力适宜对象选择范围。需要指出的是,关键并不在这些局限,而在于对这些局限是否有足够的自知,以及相应的对策预想。全能的咨询师完美的咨询师,本身是不可企及的某种幻想。
采访后记:
行业里,关于“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成为朋友”的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不过,严格的论述者并不多。流行的观点,倾向于“绝对不能”成为朋友。然而,恳谈李老师认为,是有必要追究这里的“朋友”之含义之后,找出相关的“不能”的理由,导向某种结论才是可信的。尤其是,我们需要阐明,在什么条件下,这是禁忌,在另一些什么样的条件下,它是可以破除的。在恳谈李老师看来,这样的追究,才是相对科学的,而不是人云亦云,不明就里的盲从。
就这一问题的具体观点,恳谈李老师在文章《心理咨询关系及其结束之后何去何从》中有更详尽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点击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