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注意过自己的心境么?
和好朋友出去吃大餐,你会觉得开心。
听他人倾诉难过的事,你会觉得悲伤。
即使无所事事的闲在家里,人们的心境也有可能处在不同的状态下。而心境本身是一种相对持久的,非特异的情绪状态。
“非特异”意味着人们往往不确定是什么导致了当下的心境。也就是说,在你进入了某种状态后,可能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接下来做任何事的体验。
所以说,如果能改变心境,也就是意味着改变了看待事物的心情。就像是一束束不同颜色光洒在黑暗的环境中的你,或许会让你更加难过,也或许会让你更加开心。
但如果我们改变不了心境呢,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被自己的心境控制了呢?
这一类拥有极端情绪的人,我们称之为患有“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 的群体。心境障碍的主要特点是心境紊乱,而他也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单向与双向(Unipolar and Bipolar)。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
这个广为人知的名词有时被称作“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不仅因为它发作频繁,而几乎人人都在其生命中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令人抑郁的事件。调查显示,大约18%的美国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些时候符合抑郁的诊断标准。(Kessler,2012)
然而病理学中大多讨论的都是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也就是单向抑郁(Unipolar Depression)的主体,这类抑郁远比悲伤要强烈得多,其症状也比一般抑郁要复杂得多。
比如:睡眠失常,快感丢失,经常没有力气,心情低落等九项症状。
DSM-V中有其相应的诊断标准,一般来说满足其中五项并持续两周时间,我们就可以大致定义为重性抑郁障碍。
有研究表明,此类抑郁与焦虑症并发的概率极大,并且将近一半的患者都处在重症的状况。(Hasin,2018)而平均而言,它会持续大约12周。(Eaton,2008)
除此之外,有的患者会随着季节的更迭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也被称之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据研究表明是因为冬天的阳光照射过少,所以冬季是多发期而在春季会得到缓解。(Westrin and Lam,2007)
与焦虑症类似,女性的抑郁比例(22%)是高于男性(14%)的。(Kessler,2012)
而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事实上,它会导致离婚率上涨,自杀率上涨,犯罪率上涨等一系列影响社会的问题。(Meikangas,1994)
从之前文章的内容中我们也了解到,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大体上就是从生物医学和心理影响两个层面来解决问题。那么如何从这两个方面看待抑郁症呢?
等下我们会具体分析。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
作为近年来经常出现在人们视野的词汇之一,双相情感障碍似乎在人群中也变得普遍了起来。想了解这种病,我们先要理解“双相”是什么含义。
很多人可能认为是“双向”而非“双相”,实际上,这里的“相”代表的是两个极端。用通俗的话讲,一个极端是极度抑郁,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自然是“极度躁狂”。
躁狂状态(Manic Episode)所代表的表征大都离不开精神的过度亢奋,患病者甚至可以几天几夜不合眼,而他们在这段时间的情感和行为也是十分夸张的
到这里似乎就不难理解了,所谓双相障碍不过是---在生活中频繁地在心情低落(抑郁)与异常持续的心境高涨(极度躁狂)间切换状态。
大约有2/3的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变换是立即出现的,(Whybrow,1997)也就是说,他们会有很明显的情绪变化。而因为患者在发作过程中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所以它也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我们以后会讲到)
那么它产生的原因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因素把双相障碍与抑郁症共同进行分析。
生物因素
数据表明,重度抑郁障碍的遗传可能性范围一般是33%-45%(Wallace,2002),而这个概率的浮动取决于抑郁症严重的程度。
我们知道基因因素紧密相关着心境障碍的发生。(Mcgue,1997)那么在我们发现了遗传学因素之后,医学家们也随之发现了可以通过提升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水平的药物来缓解抑郁,而这个发现也引发了心理病理学的伟大革命。(Schildkraut,1965)
越来越多的药物被淹发出来,舍曲林,百忧解,都可以增加人体大脑对于血清素的利用量。
而对于双相障碍来说,正是因为以上的神经递质在脑中含量过高,才会导致躁狂的出现,所以不同类型的抑制剂也被开发出来,碳酸锂,卡马西平等药物都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过度亢奋症状。
近代科学的发展并没有确切的生物化学机制证明心境障碍的产生和变化完全取决于神经递质。(Duman,1997)因而他们尝试发明了一些更加先进的生物学模型。
而到了现代,研究者们开始调查抑郁与躁狂对不同脑区的影响。通过脑成像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这两种病不是由单个基因或脑区引起的,而是不同生物系统间的交互作用。但抑郁的真正生物学原因现在还不是完全清晰的,(Krishman,2008)或许未来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答。
心理因素
我们把乐观者比喻成,散发着光芒拥抱世界。那么抑郁者更倾向于携带着黑暗看待世界。而导致此的正是因为,他们习惯于用负面的认知模式来观察身边的人与事。而这往往源自童年的负面经历,或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负面事件。
病理学高速发展的几十年内,学者们一直在尝试构建一个关于抑郁与思维之间的模型,而从无助感理论(Helplessness Theory)---把负面事件过错归于自己,到负面图式的发现。个人感知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早已得到了证实。近年的研究表明,当抑郁的人使用悲观的视角看待问题时,脑部区域会出现异常。(Disner,2011)
尽管如此,我们现在仍然不能完全理解抑郁的成因。即使我们总是能清楚地感受到,抑郁那种情绪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了我们的身上。
而对双相障碍的患者来讲,他们很容易受到压力的迫害。研究表明,那些重压之下的人从躁郁症走出来的时间是没有压力的患者的三倍之长。(Johnson and Miller,2007)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压力与心理障碍间密切的联系,而事实表明性格外向的人确实比内向的人更少受到压力的影响。(Swednsen,1995)
同时,在一个“情绪发泄程度”(家人对患有心理障碍患者的敌意,批评,等负面情绪的测量)高的家庭里,双相障碍更容易复发。(Miklowtz,2006)
小结:
不论是抑郁症,还是双相障碍,都有着不低的致死率。他们当中有些是因为疾病本身而死,更有着一批自杀而死的群体。早在1985年的调查结果中就表现:50%-80%的自杀个体有着抑郁症等心理障碍。而自杀也在青少年群体(15-24岁)中占据着前三的死亡原因。(Murphy,2000)
数据表明,现在世界上每9分钟就有一个人在尝试自杀,而每90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成功而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数字却在不断的增长着。
很多人认为青少年的自杀是一时冲动较多,但事实上真正做出自杀行为的个体并不是不假思索的。他们经历着内部混乱与外部痛苦的双重打击,而在他们做出自杀举动时,往往都有着某些预兆(与人谈论自杀话题等)。(Marttunen, 1998)
虽然关于自杀的研究有些跑题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抑郁与双相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导致自杀的风险的。
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网抑云”的热潮,人们把12点当做分界线来切换快乐与悲伤的两种状态。虽然很多人只是为了好笑玩梗,但实际上对于真正身患抑郁的人来说,他们的痛苦是切实存在的。
虽然没有理由去阻止大家用这种比喻来开玩笑,但是还是希望,在你身边真正有抑郁症或类似心理疾病征兆的人出现的时候,努力用爱去给予他足够的关怀,而不要把他们的痛苦当做无病呻吟。
最后还是要祝福大家,都可以快乐无忧,不为各种各样的小事而烦恼,乐观积极地去面对每一天那一轮冉冉升起的骄阳。